全国人大代表郑喆轩: 加快推进三星堆—金沙遗址联合申遗
发布时间:2024-03-06 10:14:57 人气:216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器考古研究所所长郑喆轩带来3份建议,分别是《关于进一步推动四川旧石器考古与保护利用工作的建议》《加快推进三星堆—金沙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和《关于进一步推动蜀道保护利用工作的建议》。
“我们要坚持守正创新,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阐释与研究,推进文化传承发展。”郑喆轩说,四川三个不同时期的文化遗产展示了巴蜀大地深远的人类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具体呈现,阐释了四川在人类起源、文明起源等问题上的重要贡献,为“何以为人”“何以中国”“何以华夏”贡献了四川答案。
四川旧石器考古从“盆地”向“高原”迈进
去年全国两会,郑喆轩建议将稻城皮洛遗址纳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重点项目。今年全国两会,他再次把目光聚焦在考古领域,建议进一步推动四川旧石器时代考古与保护利用工作。
“我们业内以前有个说法,远古时期四川盆地是一片大湖,川西高原是一片大冰原,不适合人类生存。但通过旧石器考古工作发现,至少在30万年以前,巴蜀大地的人类文化就非常繁盛了。”郑喆轩说。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四川在旧石器考古领域已经从“盆地”向“高原”迈进,未来还将攀登世界学术高峰。“从文化传承发展的角度来说,四川不但对中国百万年的人类史研究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还显现出改写世界史前史的巨大价值和潜力。”郑喆轩说,“四川旧石器考古工作虽然起步晚,但意义重大,相关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专业性强、领域广、资金缺口大,需要加大对旧石器考古和保护利用工作的支持。”
郑喆轩说,关于人类起源的研究,就是回答“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三大问题,这正是旧石器考古的魅力所在,也是世界关注的一项“国际语言”。
郑喆轩期待,未来能通过这种“国际语言”来阐释四川以及我国在世界人类起源演化和文明交流互鉴问题上的“国际价值”,形成“国际旧石器研究学术高地”,让四川的旧石器历史和文化走近大众,走向世界。
保护利用好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除关注旧石器考古之外,郑喆轩还带来另外两份建议。一份是加快推进三星堆—金沙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
郑喆轩认为,三星堆—金沙遗址的青铜器、金器和玉器整体呈现出的艺术风格罕见于世界上任何已知文明,是中国辉煌青铜文明的见证,是中国多元一体交融汇聚的缩影。从器物造型和工艺,到类型组合与场面建构,它们既融合了中原和长江流域的文化特征,又发展出古蜀人特有的创造力和精神世界,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于维护和表达全球文化多样性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星堆—金沙遗址既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特殊见证,也是体现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和中华民族精神追求的杰出文化遗产。艺术或审美的表达具有人类共同的情感价值,三星堆文化能给人很直观的艺术震撼和审美享受,有利于国际传播。同时,四川也做了大量相关准备工作,申遗的条件基本成熟。因此,郑喆轩建议支持并加快推进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联合申遗,进一步助力三星堆文明瑰宝“走出去”。
另一份是关于进一步推动蜀道保护利用工作的建议。
近年来,从中央到省上针对古蜀道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虽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四川对蜀道的研究与保护还面临着不少的问题和挑战。”郑喆轩说,“比如蜀道沿线资源确认难度大、考古及科学研究不充分、保护管理困难、工作协同还不够等。”
针对这些问题,郑喆轩建议,进一步推动更高层级的蜀道保护专项立法工作,使沿线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能够有法可依、有规可依;进一步加强考古工作,为进一步阐释、挖掘蜀道的历史文化价值提供新材料;进一步加强保护工作,建立沿线遗产的数据平台,扩充沿线县区文物保护人才力量;进一步加强利用工作,推动进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后备名录,使蜀道遗产真正活起来,助力沿线乡村文化振兴。
“蜀道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融合发展,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因此,加强蜀道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工作意义重大。”郑喆轩说。